供應鏈缺口問題
COVID-19大流行暴露出了供應鏈中的許多缺口,目前供應鏈已變得越來越緊張。而由于供應鏈難以維持正常運營,因此許多公司都開始尋求技術的幫助。
雖然病毒阻礙了對新興技術的創新探索和測試,但它也促使供應鏈公司引進過去沒有的技術,以幫助它們在疫情期間保持業務運轉。
GS1 US公司發展高級副總裁梅蘭妮·努斯(Melanie Nuce)說:“COVID-19大流行影響了技術的開發,而供應鏈正受到影響。雖然在經濟困難時期,很多創新項目被擱置,但我們相信,有必要繼續探索新興技術以解決持續的供應鏈挑戰。在許多方面,大流行已經使現有的可見性和數據質量問題浮出水面,許多公司更加致力于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大規模的技術部署可能需要長達七年的時間。但是,企業希望迅速啟動小規模的業務,以幫助增加需求并保障員工安全。甚至有人認為,由于過渡期太長,那些需要大規模部署的技術實施已經來不及了。
“供應鏈行業許多最不受歡迎的通用做法已被技術取代或規避,但對于那些考慮到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開始規劃轉型的企業來說,為時已晚。”Logistyx公司總裁肯?弗萊明(Ken Fleming)表示,“全球零售控股公司會制定5-7年的過渡計劃,一些最成熟的美國零售商每次更新倉庫管理系統都需要長達3年或更長的時間,因此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尚未啟動這些計劃的企業組織會猶豫花這樣的時間去擁抱新技術以變得更有效率和更好的服務于客戶。”
大多數公司都有可以在家工作的員工,他們使用遠程工具來處理他們的工作任務。這導致企業要部署各種無紙化工具和軟件來處理其辦公室或其他地方的業務。
一些技術提供商甚至擴大了服務范圍,幫助企業遠程運營。例如,Augury公司在其軟件中推出了新功能,在用于管理機器的健康和運行狀況的現有功能下,通過增加反饋功能、遠程歷史查看功能以及專家支持功能,可以實現更可靠的診斷。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遠程管理機器。
云運營可幫助企業遠程管理機器人
那些在整個日常運營中已經啟用了自動化技術服務的企業,可以更輕松地應對大流行危機和員工之間的社交隔離。一些較大的倉庫在自動化方面非常先進,以至于人員無法進入這些區域,這意味著在大流行期間,倉庫內該區域的操作可以正常運行。
“大型倉庫幾乎都是100%自動化的,”弗萊明繼續說道,“人們只有在出現問題、箱子被卡住或東西被塞住等情況下才進行干預。在這些全自動倉庫中,沒有人從架子或包裝箱中揀貨。現場人員負責維護、工程和相關任務。我們甚至已經看到一些人們無法進入的實體倉庫。例如,在冷藏食品存儲中,有些公司已經開始去除氧氣以減少冷藏食物所需的高達80%的能量。”
“另一方面,在仍然依賴大量人工干預的小型倉庫中,加速這些人工過程的技術將繼續獲得動力和市場份額。例如,來自不同制造商的掃描儀手套可幫助倉庫工人在從貨架上取貨時掃描產品,以節省時間。總的來說,這些‘人工協助’技術不斷進步,越來越先進。”
智能供應鏈
供應鏈整體上傾向于智能制造,其中大部分供應鏈業務是通過嵌入物聯網系統來進行管理的。
Tacton公司創始人克拉斯(Klas Orsv?rn)表示:“智能制造正在自動化并優化生產、采購和物流流程。這使得將生產轉移到離市場更近的地方更有吸引力;還使高效生產定制產品、進行價值競爭和保護利潤率成為可能。”
如今,各種集裝箱和托盤都配備了智能技術,可以幫助提高可視性并減少物流過程中的錯誤。例如,RM2公司推出了一種名為BLOCKPal的貨盤設計,由復合材料制成,具有極高的耐用性,并可應用RFID。
Impinj還提供可顯示貨物實時進出倉庫和碼頭門的解決方案,實現對倉庫內單個物品的位置跟蹤以及自動驗證,以確保每個紙箱都裝上了正確的物品并放置在正確的托盤上。
雖然咖啡機、洗衣機、汽車、其他消費類電子產品已經成為物聯網世界的一部分,但物流產品才剛剛開始變得“智能”。
Impinj全球營銷和宣傳副總裁蓋琳·邁耶(Gaylene Meyer)說:“如今在供應鏈行業出現的一些最令人興奮的技術是傳感器技術,它將物聯網擴展到設備之外,將更多的東西連接到互聯網。這里的‘東西’是指集裝箱、托盤、盒子。直到最近,這些東西還沒有包含在物聯網中。”
但隨著供應鏈變得越來越智能化,許多倉庫工人擔心工作安全以及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他們。這個領域的爭論仍然很激烈,因為有一些新興技術能為員工工作提供便利,而有一些則會替代工人。
那些因新興技術獲得便利的員工與技術熟練的人員一起使用這些系統的公司,將能看到一個更加穩定的未來。當這些系統與物聯網集成后,公司可以以多種方式獲得大量數據,從而在將來改善業務,包括預測需求、減少常見痛點并規劃最佳的解決方案。物聯網解決方案中的傳感器獲取數據,人工智能(AI)可以處理這些數據以做出更好的決策。
例如,Tacton公司的Design Automation可以基于傳感器數據在公司的運營流程中配置最佳解決方案,從而實現更加精簡的運營。
人工智能使數據變得有意義
最受關注的新興技術之一是AI,它具有多種功能。
弗萊明表示,“從短期來看,AI已被更頻繁地用于告訴軟件和計算機系統要尋找什么和做什么,但是在未來,AI的作用將是更好地理解數據。”
“未來,供應鏈AI將開始向機器學習遷移。當前,供應鏈AI由開發人員對業務規則進行編程,告訴計算機在遇到這些情況時要尋找什么以及要采取什么行動,但是隨著AI遷移到機器學習中,它將開始獨立思考。而隨著機器學習變得更加先進,技術將越來越能夠記下重復的情況和過去的經驗,從而開始學習并自行提出建議。像這樣的技術已經在其他行業中廣泛使用,它具有快速實現自動化和改善各種供應鏈業務的潛力。”
當其他行業已經學會利用機器學習來做決策時,供應鏈才剛剛開始利用。并且還有一個主要的阻礙問題:大部分供應鏈是由合作的不同公司管理的,但是每個公司都使用自己的首選技術,且并非所有的技術都兼容。許多公司甚至在自己的業務中使用了多種不互通的技術。這是系統中的主要缺陷,它妨礙了獲取和理解有用數據的能力。
供應鏈上的一些科技公司,如GS1,關注的是與許多不同解決方案集成的能力,但這并不是整個供應鏈的情況。
梅蘭妮·努斯說:“從廣義上講,技術實施的痛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司的數據共享能力。” 例如,組織A使用其各自技術供應商提供的區塊鏈平臺向組織B的商店供應胡蘿卜,那組織B的系統是否可以輕松接受組織A系統中的數據?全球唯一的物品標識只是用于信息交換的通用語言的核心基礎。使用GS1標準進行標識和數據共享最終可以打破組織內部和外部私有數據共享所造成的障礙。”
數據共享和技術平臺之間的交互是困擾供應鏈的重大問題,但它正在糾正中。
“缺乏一致性。”Odyssey物流技術公司的CTO阿爾伯特·李(Albert Lee)說,“EDI / APA的連接、定制和系統需求因托運人、承運人和第三方物流公司而異,因此很難利用所有可用技術。幾乎沒有集成的連接能讓一切無縫運行。幸運的是,許多人正在接近這個目標。”
如果供應鏈合作伙伴能夠利用來自不同業務點的數據流,AI將變得更加有用。
Open Sky集團咨詢服務總監哈德森(Jeremy Hudson)說:“未來我們將會看到任何數據元素的瘋狂搶奪。優秀的AI需要來自多方的大量數據。我認為軟件公司會尋找機會來收集和挖掘數據,以提供更先進的度量標準和決策工具。更多的物聯網設備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并最終有助于在整個供應鏈中做出更好的決策。現在,供應鏈的最大需求不是新的解決方案,而是做出更好決策的工具。我們看到的許多供應鏈痛點是由于錯誤的決策和指導,導致下游的產量限制和浪費。”
Open Sky集團為供應鏈和物流公司提供咨詢,幫助找到針對特定運營的最佳解決方案,并將其更好地實施到公司的現有流程中。
AI和數據的潛力對企業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可以精簡業務并為未來的未知變化做好準備。但是,數據的有效性只取決于它的質量。
蓋琳·邁耶說:“AI系統需要數據才能變得智能。擁有的數據越多,它就越聰明。數據輸入的質量和價值對AI系統的有效性至關重要。這里提到的數據質量,指的是數據的準確性、保真度和特異性。要必須確保數據反映了現實、度量標準是可重復的、數據是完整的,也即反映了所有要衡量的內容。此外,數據必須提供價值,而不是無用之物。它必須是可以理解和可行的。”
出貨后
智能供應鏈的優點之一是能夠查看有關貨運狀態和位置的實時信息。可見性是物流的關鍵因素,因為企業現在已經習慣于了解有關其發貨運輸的更多細節。RAIN RFID、GPS跟蹤器和區塊鏈軟件等技術為供應鏈帶來了更多可視性,以幫助物流合作伙伴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
例如,GS1的RFID EPC技術適合各種物流硬件,例如帶有傳感器的鐵路貨運貨車,這些傳感器可在運輸過程中的各個節點與固定讀寫器進行交互,從而使公司可以跟蹤貨物及其運輸的狀況,如卡車或鐵路的健康狀況。
蓋琳·邁耶繼續說:“ RAIN RFID是一種無源無線技術,可提供有關移動的物品和包裹在供應鏈中的準確實時數據。它被定義為物聯網領先的item-to-cloud連接技術,其獨特功能在于,它可以在幾秒鐘內遠距離識別數以千計的物品,無需直視,無需電池就可以操作,且能無限期地使用,通過加密物品認證來唯一地識別每個物品。”
這些系統、傳感器和數據可以顯著減少在貨物運輸過程中發生的人為錯誤。解決這些錯誤可以幫助物流公司提高利潤,并使客戶滿意。當這些傳感器(例如RAIN RFID)從各個箱子或貨盤中收集數據時,它與較大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相連,以創建運營的整體視圖,并在適當的時間監控在正確位置上物品的正確數量。這還使管理人員可以查看操作中常見的痛點并克服它們。
“站在繁忙的配送中心裝卸點,你會看到幾十輛卡車停在幾十個裝卸門口,數以千計的箱子穿行期間。”蓋琳·邁耶補充說。“即使這個設備以98%的精準度運行,誤差造成的成本每小時、每天都在增加。而每個錯誤的辛苦代價只是問題的一部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里,失望的客戶將會選擇其他可信賴的供應商。”
“根據奧本大學的一項研究,RAIN RFID將供應商的入境貨運準確度從31%提高到99.9%。這種準確性轉化為更好的可視性,從而帶來更好的客戶體驗。”
智能供應鏈的一個例子是Odyssey公司的倉庫,該倉庫配備了許多正在使用的新興技術,例如條形碼、RFID、庫存輪換和庫存管理遠程訪問。這使合作伙伴可以在Odyssey管理發貨的同時對他們的產品具備完全的可見性。
可見性的另一個技術關鍵是區塊鏈,它在供應鏈中的地位正在上升。區塊鏈可以與物聯網服務集成,以一種安全易懂的方式幫助運輸和記錄貨物。醫療領域似乎在這方面占了上風。
梅蘭妮·努斯說:“區塊鏈盡管被大肆宣傳,但它在供應鏈方面的作用可能是革命性的,因為它把關鍵的利益相關者聚集在一起,從數據管理的角度來更仔細地觀察哪些方面沒有發揮作用。”區塊鏈正在重振關于改進數據共享的討論,越來越多的公司正與貿易伙伴進行更廣泛的合作,以共同承擔產品在整個供應鏈中的可見性。目前,食品和醫療行業的試點項目最為集中,因為召回反應能力和產品可追溯性是滿足FDA法規要求的關鍵。
機器人接管
傳感器從貨盤和貨物中獲取數據,而AI可以整理這些數據,但某些技術甚至會自行運作。供應鏈中最具未來感的一面是機器人技術,其中許多機器人本身都配備了AI,無需人工就可以操作。
其中一些系統確實可以替代員工,因為他們可以更快地完成任務且錯誤更少。如前所述,機器人系統對于在大流行期間實施了這些技術的公司很有幫助,因為這需要密切接觸的員工會更少。但是,這些機器人系統成本很高,部署時間也很長。
大多數機器人系統用于簡化倉庫操作,替代工人不喜歡的繁重而乏味的工作。
inVia Robotics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里奧(Lior Elazary)表示:“公司正在使用移動機器人來代替乏味、無聊的工作,同時為這些工作增加更具刺激性的特性。有些工作非常適合機器人,特別是可重復的任務;而有些工作非常適合人們,尤其是做決策。自動化技術的普及允許人們和機器人各司其職。”
“這在當前COVID-19環境中尤其重要。企業致力于保持核心團隊的完整和安全。他們會使用機器人來幫助核心團隊提高決策效率,并確保整個倉庫級別的效率。同時,他們也降低了需要雇傭變動的、臨時的勞動力來完成機械任務的風險。”
人與機器人協同工作的理想環境是機器人處理重復性任務,例如在整個倉庫中不斷地取回和移動物品、執行命令的特定工作;而人適合評估情況,并就向機器人發出的命令做出明智的決策。以這種方式一起工作可以創造一個理想和高效的工作場所。
某些機器人的操作方式與自動駕駛汽車的操作方式相同,能夠在倉庫移動并感知周圍環境,而無需手動控制。例如,inVia公司的機器人系統包括支持AI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在整個倉庫中自行移動,并通過遠程軟件進行監控。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工廠內不必要的人員視察,從而浪費工人的時間和精力。機器人還配備了可以輕松移動物品的拾取器。
自動化在供應鏈中提供了如此多的機會,以至于物流公司甚至開始考慮在倉庫之外采用自動操作,通過無人駕駛汽車甚至無人機完成運輸流程和最后一英里的配送,以幫助彌補司機短缺的問題。
但是,貫穿整個供應鏈的最新技術是AGV小車,它使用傳感器和攝像頭在倉庫中移動,像無人駕駛汽車一樣。它能360°看到周圍的一切,這有助于提高安全性,使其能夠知道附近是否有其他物體或人,或者是否可能接觸到其他物體或人,然后做出反應。AGV在難以找到人工的供應鏈領域尤其有用。
哈德森說:“AGV技術在熟練工人短缺的操作中越來越普遍。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替代人類駕駛重型設備技能(和風險)的解決方案。”
除了AGV技術之外,也有可以查找、檢索和存放物品的自動化存儲和檢索系統,獲取個人SKU并交付給員工的G2P(goods-to-person)技術,可以使用機械手臂自主操作進行貨物揀選的自動移動機器人(AMR)。
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由于不一致的情況非常普遍,現在要讓一隊機器人完全取代人工是不可能的。
哈德森繼續說:“在供應鏈中,技術進步繼續得到廣泛應用。大多數供應鏈都不是獨立的,而是依賴于全球供應商和客戶網絡。由于這些相互依存關系,大量的不一致和缺乏標準化貫穿于供應鏈所有相關方面。在處理這些不一致的速度和成本方面,機器人技術根本無法與人類相比。”
有一些解決方案可以通過增強現實(AR)幫助簡化倉庫流程,員工可以佩戴智能眼鏡等配件,幫助他們更快、更精確地完成工作。
例如,Neovia Logistics公司已與Picavi公司達成協議,將后者的智能眼鏡推廣到Neovia的全球門店。員工可通過免提視覺引導系統提高出庫訂單的準確性,這意味著眼鏡可以引導用戶在倉庫中找到所需物品的確切位置。這項技術對新員工的培訓也有很大幫助,使培訓師可以向新員工展示確切的工作步驟。此外,傳感器可幫助查明工作流程中的常見痛點,借此管理人員可以重新調整策略。
AR的其他用途包括幫助規劃流程。Tracton公司通過AR提供了可視化系統,幫助合作伙伴創建基于現實的3D圖像,從而更好地管理預期以及倉庫和運輸過程的實際圖形。
諸如AR、AI、智能倉庫、機器人技術和傳感器之類的新興技術將有助于簡化業務,減少痛點,增加利潤。而合作伙伴和員工的協同合作只會使供應鏈更現代化。隨著這些技術的不斷創新,倉儲和物流可以成為更加智能和現代化的商業場所。